在国防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的进程中,军事安全保障需求持续升级,传统安防系统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,逐渐暴露出诸多短板。兰州军区为强化区域安全管控能力,构建智能化、立体化的安防体系,正式启动智慧安防系统全面升级改造工程。该工程深度融合前沿技术,对军区安防设施进行系统性优化,致力于打造契合新时代军事安全需求的智能安防典范。
一、项目背景与升级必要性
1. 地理与环境因素:兰州军区辖区地域广袤,军事设施分布零散,周边环境复杂,传统依赖人工巡查、单点监控的安防方式,存在响应速度慢、监控盲区多、数据分散等问题。
2. 安全威胁变化:随着科技发展,安全威胁呈现多样化、隐蔽化特征,传统安防系统难以对异常事件实现及时预警与高效处置。例如,偏远军事区域人工巡查周期长,无法实时掌握周边动态;老旧监控设备分辨率低、覆盖范围有限,难以精准识别可疑目标。
3. 系统协同问题:军区内各安防子系统相互独立,信息无法共享,导致安全管理效率低下,难以形成有效的安全防护合力。
二、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
(一)智能感知设备部署
1. 周界防范设备:在营区周界、军事设施出入口、弹药库等重点区域,部署毫米波雷达、振动光纤、红外对射装置。毫米波雷达可在恶劣天气下精准探测与定位入侵目标,振动光纤能敏锐感知周界物理振动,实现全天候、无死角的周界防护。
2. 智能摄像设备:于关键点位安装超高清智能摄像机,具备人脸识别、行为分析功能,可自动识别人员身份,判断徘徊、翻越等异常行为,并及时触发报警。
(二)融合通信网络搭建
1. 骨干网络:以光纤网络作为核心骨干,保障军区核心区域数据稳定、高速传输。
2. 移动与应急通信:借助 5G 网络实现移动监控设备、单兵终端的实时通信;采用自组网技术,确保在复杂地形或通信中断时,各安防设备仍能保持互联互通,实现安防数据的实时采集、传输与共享。
(三)智慧安防管理平台开发
1. 数据处理与预警: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处理海量安防数据,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异常行为模型,实现安全事件的智能预警。
2. 协同联动与处置:支持多部门协同联动,报警事件发生时,自动调取相关区域视频、人员位置等信息,并向对应安保力量下达指令,实现快速响应与处置。
3. 可视化展示:具备可视化大屏展示功能,管理者可直观掌握军区整体安防态势。
三、项目实施过程
1. 调研规划阶段:技术团队实地勘察军区各区域,梳理现有安防系统问题,结合实际需求制定详细升级方案。
2. 设备安装与集成阶段:完成智能感知设备部署、通信网络搭建及管理平台开发,并进行子系统联调测试,确保各系统间的兼容性与协同性。
3. 试运行与优化阶段:开展系统试运行,收集使用反馈,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,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后正式投入使用。
四、实施成效
1. 报警准确率提升:周界入侵报警准确率提升至 98%,大幅减少误报、漏报情况,提高安防预警的可靠性。
2. 响应效率提高:智能分析功能使异常事件发现时间从平均 10 分钟缩短至 30 秒内,应急响应效率提高 70% 以上,增强了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。
3. 系统协同增效:各安防子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与协同,形成立体化安防网络,显著提升军区整体安全管控水平,为军事区域智慧安防建设提供成功范例,推动国防安全保障体系向智能化方向发展。